古建筑木作基礎(chǔ)枋類的制作
1、檐枋(即檁枋):枋高為一檁徑或按檁徑的8/10,原為高的8/10,長按面闊減半柱徑。兩端頭做銀錠榫(即燕尾榫)銀錠扣。榫寬按枋子高,厚按柱徑的3/10,長按柱徑的1/4。劃枋子長及榫頭,用抽板掐退法作。枋子作完后要彈上中線,在立架安裝時用。四面作饅楞均按各面的1/10。
2、額枋:大式(帶斗拱)叫額枋。小式(不帶斗拱)叫檐枋。長按面闊尺寸減半柱徑,高寬按斗口計。刮刨光平,彈出中線,兩端作銀錠榫(帶袖或不帶袖),按掐退法進行劃線,枋子四面作圓饅楞。按每面的1/10。
3、箍頭枋(即搭角枋):此枋用在山面前后轉(zhuǎn)角處。前(后)面與山面搭接相交。長按盡間面闊,山面按廊深各加一檁徑半即長。一端做銀錠榫,榫做法同前。一端作箍頭榫和霸王拳(小式作三岔頭)作法,長寬同坐斗枋出頭。
4、小額枋:小額枋位置在大額枋下面。作法同前用丈桿打截料、找方、刮料、彈中線、作榫或(銀錠榫),榫寬3/10。搭角小額枋:是用在轉(zhuǎn)角處。作法基本同上,但其不同之處,只是角柱榫眼是通直榫。尺寸與穿插榫相同。榫是大進小出,出頭榫為枋子高的1/2,伸出柱外榫長為柱徑的1/2,即將榫的上部減去一半,出下半部榫。山面小額仿,作法同上,但出柱外的半榫,是在上半部,而將下半部榫減去1/2。
5,由額墊板:是用于大額枋與小額枋中間,如沒有小額枋,也就不用由額墊板。板的榫同板厚,寬兩個斗口,插入柱內(nèi),深為一斗口。板長按面寬減半柱徑。
6、坐斗枋(即平板枋):安在大額枋上面,坐斗枋與額枋用銷子聯(lián)接。按丈桿打截料、找方、彈中線。兩端作銀錠榫。枋長按面闊。寬三個半斗口。高二個斗口。搭角處長與大額枋的霸王拳一齊。搭角作扣榫與山面相交。7、重檐大額枋:用在重檐(上層檐)上,長按面闊。稍間按面闊,加半個柱徑,再加出霸王拳,按本身寬的一半(二分之一),高按金柱徑加一,厚按童柱徑9/10。作法同大額枋。
8、承椽枋:按大額枋的高厚各加一斗口。兩端直榫,其余同大額枋。又法:長按面闊,稍間收一步架。高按三點三斜椽徑(即下皮往上一個半斜椽徑,椽位一個斜椽徑,由斜椽上皮至枋子上皮為零點八斜徑)。厚按高的十分之八。做法:兩端直榫寬3/10柱徑,榫長柱徑的1/4,四面作圓饅楞。按木桿的椽花,由柱中到柱中排好椽子距離,劃十字線(即椽子中線),根據(jù)椽子的中線用劃出椽窩位。在鑿椽窩時,要往上按五舉斜,鑿出斜椽窩,椽窩深為半椽徑。